运动技能形成
摘要:研究发现,以短串高频电刺激作用于麻醉或清醒动物的海马传入纤维后,海马的突触传递可在数秒内增强,其增强效果能维持至数周,这种现象称为突触传递长时程增强。
第一节:运动技能学习的神经基础
运动技能学习是以神经活动为基础的生理、心理过程。
一、突触可塑性与记忆学习
(一)突触可塑性类型
1、 突触传递长时程增强(LTP)
研究发现,以短串高频电刺激作用于麻醉或清醒动物的海马传入纤维后,海马的突触传递可在数秒内增强,其增强效果能维持至数周,这种现象称为突触传递长时程增强。
2、 突触传递长时程抑制(LTD)
在小脑的研究中,在刺激同时作用于兔的前庭神经及橄榄核时,小脑蒲肯野氏细胞对刺激产生抑制,使原先单独刺激前庭神经所引起的蒲肯野氏细胞兴奋受到抑制。其时程长达1小时,甚至3小时以上。这种现象被称为突触传递长时程抑制。
3、 突触前纤维长牙
指靶细胞活动释放的一种扩散性物质作用于神经纤维的末梢或侧枝,使其增殖,形成新的突触。
(二)、可塑性突触与学习
影响学习与记忆的因素也会诱发LTP,而影响LPT的因素和药物也会影响学习和记忆过程。
二、运动技能学习的神经通路
(一) 学习的神经基础分类
1、明晰性学习
经过一个测试或一次经验即能建立,并用语言简明地表达出来。
2、内隐性学习
具有自主或反射的性质,需要反复多次的尝试和积累。表现为执行一定任务的操作有了改进和完善。这种学习是通过激活学习任务的特定感觉系统和运动系统来实现的。
(二)运动技能学习的神经通路
运动技能学习属于内隐性学习。包含新的运动环节的形成,需要形成新的突触通路或对已存在的神经通路进行改造。
第二节:运动技能的形成
一、 运动技能形成的条件反射学说
(一)条件反射形成
1、 运动技能形成是通过建立操作性条件反射来实现的。
2、 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有运动、感觉、内脏等多种中枢参与活动。
3、 整个运动技能动作过程形成一连串的连锁性的运动反射。人类运动技能的表现是一连串的,前一个动作的结束便是后一个动作开始的信号。
(二)建立条件反射的条件
1、基本条件:无关刺激(条件刺激)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,即强化。
2、大脑皮质处于清醒和良性兴奋状态,保持机能的完整性
3、适宜的刺激
4、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
(三)条件反射的抑制
1、非条件抑制
先天的
(1)外抑制
在进行动物条件反射实验时,突然出现一个新异刺激,将会引起实验动物的朝向反射,使原来的条件反射活动减弱或消失。
(2)超限抑制
当刺激强度或时间超过某个界限时,条件反射量减小,甚至完全消失。
2、条件性抑制
后天形成的
(1)消退抑制
在条件反射形成后,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予以非条件刺激强化时,已形成的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,直至消失,这种现象称为消退抑制。
(2)分化抑制
在条件反射形成初期,那些与条件刺激相近的刺激也或多或少地产生条件反射的效应,这称为条件反射的泛化。
如果对某一特定刺激强化,而其他刺激不予强化,最终只对某一特定刺激产生反应,这称为条件反射的分化。
分化的结果是对强化的刺激产生反应,而对未被强化的近似刺激产生抑制,这种抑制称为分化抑制。
(3)延缓抑制
建立条件反射过程中,给以条件刺激后,再间隔一定时间才给予非条件强化。如此反复,条件反应在条件刺激后延缓一定时间才出现。这是在反射中枢产生了一定时间的抑制过程后才发生的反应。这种抑制称为延缓抑制。
如,排球扣球
(4)条件抑制
已建立起的条件反射,用条件反射与另一附加刺激同时作用(复合刺激)时不予强化,只对原条件刺激单独作用时给予强化,多次重复后,使用原条件刺激仍能产生兴奋反应,而使用复合刺激则不产生兴奋反应。
这种由于附加刺激,不予强化而引起的抑制,就称为条件抑制。
(四)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
人类不仅对具体的刺激,还可对抽象的语言和文字建立条件反射,这是人类与一般动物的主要区别
1、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
第一信号是指现实中具体的信号。对第一信号刺激发生反应的皮质系统,称为第一信号系统。
第二信号是指现实的抽象信号,是表达具体信号的信号。对第二信号刺激发生反应的皮质系统,称为第二信号系统。人所特有。
2、两个信号系统在运动技能学习中相互作用
利用直观形象的刺激,建立动作印象;运用抽象思维能力体会理解学习内容。
(五)运动技能的动力定型和随机应变性
动力定型:大脑皮质对外界的一系列固定形式的刺激,能够形成一整套固定形式的反应,这种现象称为动力定型。
随机应变性:在现有经验的基础上,对环境变化恰当地作出反应的能力。
二、 运动技能形成的控制论学说
(一)信息的来源、传递和处理
(二) 信息的贮存和运动技能的再现
(三) 反馈信息对运动技能的矫正
第三节: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及影响因素
一、 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
1、泛化相
2、分化相
3、巩固相
4、自动化相
二、 影响因素
1、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
2、多通道感觉信息的作用
3、反馈信息的作用
4、消除防御性反射
5、运动技能之间的影响
思考题:
1、名词解释:
突触的可塑性 突出长时程增强 明晰性学习 内隐性学习 运动技能 第一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 分化抑制 延缓抑制 条件抑制 运动动力定型 技巧运动构形
2、影响运动技能形成的因素有哪些?
3、在实践中如何运用动作技能相互作间的良好影响促进教学和训练?
文章搜索